銷售人員如何提問了解客戶背景信息
了解客戶背景信息的提問就是要了解客觀事實,比如客戶背景、決策程序等等,獲取這些信息可以幫助銷售人員快速認識客戶,對客戶有一個整體的認識。同時了解客戶事實對銷售來說是一件很有安全感的事,比如問問客戶公司有多少人、生產(chǎn)什么東西、采購預算是多少、什么時候啟動項目等等。

對銷售來說重要的客戶信息包括:
- 采購決策信息:包括采購階段、采購程序、參與采購決策的角色;
- 競爭對手:包括對手情況、是否自建、是否有可能停滯;(后兩類也是競爭)
- 訂單背景:發(fā)起原因、采購日期、采購預算;
- 客戶背景:實力、信譽、采購特點、付款方式、與供應商的合作關(guān)系等等。
這些信息通常在銷售介入初期就要去了解,在整個項目運作過程中要不斷關(guān)注其變化。這類信息對銷售肯定是有幫助,但是對于客戶來說卻沒什么價值。他告訴你這些背景信息對他自己基本沒好處。而只要對他沒價值的,他通常不會有興趣。所以面向流程的提問往往會收到客戶的應付、拒絕、甚至欺騙。比如:
銷售問:“這個項目目前由哪些部門負責?”
客戶說:“目前還沒確定呢!”(其實早就正式下文確定選型人員了)
銷售問:“這個項目進展到什么程度了?”
客戶答:“還沒開始呢?!保ㄆ鋵嵐桃呀?jīng)選得差不多了)
客戶應付你甚至欺騙你,當然可能是因為信任問題,但是搜集背景信息是訂單開始階段要做的,這時候十有八九信任沒有建立起來。所以,銷售會面臨一個兩難的境地,解決辦法有兩個:
(1)表明問題對客戶的價值
你認為下面的問題誰最愿意回答:
“你有女朋友嗎?”
你可能覺得是沒有女朋友愿意回答,但事實上是想讓你幫助找個女朋友的人最愿回答,和他是否有女朋友沒有關(guān)系,甚至和是否結(jié)婚都沒有關(guān)系。
客戶在聽到銷售提問的時候,他的第一反應通常不是答案,而是銷售為什么問這個問題。這是人的本能,他是在尋找回答這個問題對自己的好處。當客戶找不到的時候,他會討厭回答這個問題。因此,當你問問題的時候,最好表明這個問題對客戶的價值是什么,比如,這樣問:
- 我想了解一下使用人數(shù),這樣配置設備的時候可以更精確,為您節(jié)省成本;
- 我想多了解一下預算的情況,以確保符合您的預期;
- 我想多了解一下項目工作計劃,以便于在關(guān)鍵節(jié)點上與您做好配合,保證工期。
當然,也可以問完補充,比如:
銷售問:“這個項目的規(guī)劃目前是怎么做的?”
客戶答:“該怎么做就怎么做吧,做規(guī)劃還不都那樣。”
銷售說:“我之所以這樣問,是覺得做規(guī)劃確實是一件很頭疼的事情,我們幫助一些客戶做過類似的規(guī)劃,最難的是三個方面:一是流程、二是組織、三是計劃。這三個方面需要一些系統(tǒng)的方法來規(guī)劃,每次都要和客戶討論很多次?!?/p>
這樣說,就等于給客戶提供了價值。按照等價交換的原則,這時的客戶往往愿意與你更深入地交流規(guī)劃的做法,你也最終獲得了客戶的信息。
“對他有利,他才行動”這八個字就是客戶的本能,可以應用在多個方面。
(2)冷不防提問
所謂冷不防提問是指不要連續(xù)地問客戶信息類問題,而是有一定間隔,在客戶沒有準備的情況下,抽冷子問一下。比如,在告別之前,突然回頭問一個問題,這時客戶沒防備,很容易說真話。
即使你是很有經(jīng)驗的銷售人員,這類提問也不宜過多。因為這些問題更多是一種索取行為。客戶一旦意識到你只是在索取,就會本能地提高警惕,這時再想獲得信息就難了。
獲取這些信息時還有三個重要的原則:
- 能早期問的就不要后期問;
- 能從其他渠道了解的信息就不要問客戶;
- 能從基層了解的信息就不要去問高層。
違背了這三條原則,會讓你顯得對客戶很不重視。想象一下,你去問客戶的老板:你們公司有多少人?老板聽到這話什么感覺?
推薦閱讀: